一、中心简介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低氧医学中心依托首都医科大学低氧医学研究所、低氧适应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与临床团队在低氧适应关键机制原理及创新技术研发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积累,立足于低氧适应从基础到临床的转化研究,围绕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脑缺血、急性脑血管病、脑小血管病(微出血、脑白质高信号等)、烟雾病、无法手术或术后复发的心脑血管狭窄与闭塞、脑血管病后神经功能康复、血管性痴呆等的防治研究、新技术研发、康复手段创新等方面开展高水平临床医学研究和转化研究。低氧医学中心致力于探索基于内源性神经保护的脑卒中防治新技术、创建老年心脑血管病药物及非药物防治新方法、培养临床与基础研究的骨干人才和学科带头人,进一步提高难治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医疗救治水平,减少疾病发生率、致残率及死亡率。
二、中心优势及特色技术
低氧医学中心在低氧适应和远隔缺血适应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中,取得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系列重大成果,获得了教育部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同时中心还在其它脑重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治疗中开发了新技术和新疗法,开创了远隔缺血预适应的临床转化研究,创建了低氧与缺血适应技术体系,研发了“远隔”脑保护专用仪器,建立了“远隔”脑保护应用推广体系,深入探索了低氧与重要器官损伤机制,研发了低氧相关疾病的诊疗手段。
三、中心科研方向
(一)低氧的生物学效应
?1.探究急性和慢性低氧状态下重要系统及不同器官的生物学效应
建立急性和慢性低氧处理的动物模型,利用转录组、蛋白质组、表观遗传组、代谢组以及宏基因组等方法,着重关注能量代谢、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线粒体功能、自噬等方面,深入探究急性低氧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的影响。从单细胞层面研究急性低氧状态下动物模型重要器官的转录表达及调控模式,构建动物模型在急性低氧状态下的单细胞图谱,描绘广泛组织和细胞类型在急性低氧状态下的分子信息,揭示急性低氧状态下不同器官生物学效应的异质性,为研究急性低氧损伤的分子机制提供指示意义。
?2.机体低氧感知和适应缺氧环境的机制研究
缺氧诱导因子是机体感知和适应缺氧环境的最重要的调节因子,但对于其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调控规律和作用的分子机制的认识有限。因此,中心通过揭示不同类型细胞和效应器官中缺氧诱导因子通路的调控规律,阐明其上下游调控的分子机制,鉴定调节机体快速适应缺氧环境的关键分子,发展有效的干预策略。同时开展以线粒体为中心的信号整合机制及其在低氧损伤和低氧适应中作用的研究。探讨低氧条件下线粒体参与的代谢平衡,中间代谢产物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利用心、脑、肺等重要代谢器官来源的细胞,建立缺氧诱导能量代谢变化的细胞模型;利用蛋白质组学、修饰组学、代谢组学以及相互作用组学等分析在缺氧调节细胞能量代谢过程中,关键缺氧信号分子的翻译后修饰,鉴定相互作用蛋白,绘制不同效应细胞中缺氧信号调控能量代谢的相互作用网络,并阐明调控规律,发现潜在干预靶点。
(二)低氧在重大疾病中作用和机制
?1.低氧在急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及干预靶点
通过啮齿类动物及非人灵长类动物,探讨神经再生及血管新生在低氧/缺血适应介导的神经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机制。并深入探讨低氧/缺血适应影响脑储备功能的分子机制检测和分析脑血流储备功能异常的动物模型、肢体远隔缺血适应干预、正常动物的脑血管、脑组织、血液中蛋白/基因的表达差异。探讨低氧/缺血适应与激光、电针、运动、常压高浓度氧及亚低温等非药物疗法的协同增效的作用;探讨低氧/缺血适应与阿替普酶等药物协同增效的作用。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针对颅内动脉狭窄的病人,探讨低氧/缺血适应对脑卒中再发及脑血流的影响;针对脑小血管病变,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探讨低氧/缺血适应对认知障碍的影响;针对心脑血管联合病变患者,开展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探讨低氧/缺血适应对临床预后的影响,进一步论证低氧/缺血适应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低氧/缺血适应治疗的临床路径。
?2. 心血管疾病中低氧适应和耐受的分子机制
建立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在疾病模型建立的不同时间点上,通过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以及单细胞转录组学等检测解析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探究缺氧信号通路在上述疾病模型中的变化及机制,发现关键的信号通路或分子,从而明确在心血管疾病中低氧适应与耐受的分子机制;利用缺氧诱导因子或上述研究中所发现的关键分子的转基因或敲除动物,再次建立心肌梗死动物模型,通过对实验动物表型、病理改变、关键信号通路或分子的评估,从而进一步明确低氧适应和耐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针对心血管疾病的低氧,寻找治疗靶点,开发治疗性药物和联合治疗方法,利用新型小分子药物进行单独治疗或联合治疗、或与现有临床常用药物联合治疗后,通过对实验动物表型、病理改变、关键信号通路或分子的评估,从而为心血管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和治疗策略。
?3.睡眠呼吸暂停中低氧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及低氧耐受的分子机制
建立睡眠呼吸暂停动物模型,在疾病模型建立的不同时间点上,通过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以及单细胞转录组学等检测解析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探究缺氧信号通路在上述疾病模型中的变化及机制,发现关键的信号通路或分子,从而明确在睡眠呼吸暂停中低氧适应与耐受的分子机制;利用缺氧诱导因子或上述研究中所发现的关键分子的转基因或敲除动物,再次建立睡眠呼吸暂停动物模型,通过对实验动物表型、病理改变、关键信号通路或分子的评估,从而进一步明确低氧适应和耐受在睡眠呼吸暂停中的作用及机制。
同时中心应用野生型动物和转基因或敲除动物,建立睡眠呼吸暂停动物模型,观察机体其他重要系统损伤情况,如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以评估睡眠呼吸暂停造成的低氧在其他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在神经系统中,重点关注睡眠呼吸暂停后低氧对脑血管结构和功能、神经发生、神经退化、突触可塑性等方面的影响。在心血管系统中,重点关注睡眠呼吸暂停后低氧对心血管结构和功能、心肌细胞功能、心肌再生等方面的影响。
(三)低氧适应转化医学研究
?1.低氧适应医疗设备开发与临床方案建立
针对“远隔缺血适应发挥保护修复的关键分子,尤其在氧化应激、凋亡、血管重构等信号通路中的调控作用不清楚”这一关键科学问题,进行外周血基因、蛋白和代谢多组学同步分析,明确发挥保护作用的关键分子,揭示远隔缺血适应的保护修复机制。观察远隔缺血适应对外周免疫状态和免疫细胞功能的影响;分析远隔缺血适应前后外周血中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寻找关键的临床血液生物标记;检测远隔缺血适应对中枢小胶质细胞的激活的影响,分析远隔缺血适应通过免疫调控促进蛋白质修复和轴突再生的机制,制定远隔缺血适应疗效的临床血液学评价方法;构建远隔缺血适应保护信号通路网络。综合基因-蛋白-代谢水平的数据进行多组学关联分析,构建互作网络,以揭示远隔缺血适应防治低氧损伤的保护机制。开展细胞、小动物、恒河猴、健康人和患者长期系列缺氧适应保护研究:优化团队设计的远隔缺血适应治疗仪并实现产业化,开展远隔缺血适应防治低氧损伤的临床试验。
?2.基于人工智能的低氧损伤防治干预设备的开发
基于低氧与缺血适应技术,研发新型智能化防治干预设备,结合大数据平台和人工智能可以实现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居家干预、数据处理的目的,有效降低低氧损伤相关疾病的发生及复发率,改善预后;研发智能化高低氧联合适应训练仪,通过呼吸面罩给患者提供间歇性的低氧环境,以不同的低氧浓度,不同的时长和频率吸入,激发体内的保护物质,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药物的手段,通过高低氧交替适应训练,提高肌体的耐缺氧或低氧能力,防止严重的缺血性事件的发生。
?3.适宜技术培训与推广应用
针对急进高原地区军队、川藏铁路建设援建人员,建立耐低氧能力训练,提升受训人员体能、反应速度、睡眠质量,改善其心肺功能,助力我国高原国防建设与西部开发建设。加强低氧医学技术在提升特殊人群体能和创伤救治能力等方面的研究。针对进藏旅游与援建人员,开展高原低氧专项体检业务,深度查体对全面了解援建人员心脑肺关键健康指标的作用;高原环境对常驻和旅居高原人群心脑肺储备功能影响的深入研究;耐低氧能力提升训练对减轻急性高原反应的保护机制作用;快速耐低氧能力训练对急性高原反应的治疗作用机制作用等,为援建人员、高原旅游人员与心脑血管高危人群提供健康保障。
四、中心研究团队
低氧医学中心立足首都医科大学,以低氧损伤、适应及保护为主攻方向,组建创新团队,主要组成人员为我校从事低氧医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学科/学术带头人,研究队伍包括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遗传学、呼吸内科学、神经内科、心内科等学科的人才,他们在各自研究领域中有深厚的专业技能,形成一支由院士、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北京学者等领衔的协同创新能力强、梯队结构合理的研究团队。
低氧医学中心成员:
-
序号
姓名
职称
工作单位
-
1
吉训明
主任医师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
-
2
赵恒
教授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
-
3
任长虹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4
郭秀海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5
尹志臣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6
严君
教授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
-
7
刘佳
副教授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
-
8
刘利强
副主任医师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
一、中心简介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适应医学中心依托首都医科大学低氧医学研究所、低氧适应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卒中抢救与救治指导中心的研究团队近60年在低氧适应关键机制原理及创新技术研发方面的大量科学研究成果积累、仪器研发、临床新方法的建立和临床转化研究,整合首都医科大学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相关学科的专家力量,围绕临床难治性疾病,如烟雾病、药物难以控制的复发性卒中、无法手术或术后复发的心脑血管狭窄与闭塞、脑小血管病(微出血、脑白质变性)、脑梗死和脑出血康复、血管性痴呆等,特别是急性高原反应和慢性高原病的防治研究、新技术研发、康复手段创新等方面开展高水平临床医学研究和转化研究。
适应医学中心致力于进一步提高难治性心脑血管疾病和高原疾病的医疗救治水平,减少疾病发生率、致残率及死亡率,全面提升援建人员、戍边官兵、高原建设施工者等特殊人员的健康保障,建立高质高效规范的临床大数据研究平台,培养临床与基础研究的骨干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研发并推广适用高海拔地区的医疗保健新设备新技术,提升适应医学、极端环境科学、特种医学等学科建设发展,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等,构建疾病预防、预警、诊治和康复的全链条研究体系和平台。
二、临床服务
适应医学中心与北京高原适应研究康复中心形成有力整合,建立了适应医学研究型病房,建立了远程会诊系统,针对难治性心脑肺相关疾病和高原疾病的器官储备功能评价与提升开展特色诊疗服务。
疾病诊治
1) 在线问诊
2) 远程医疗(急重症)
3) 疾病治疗(高原适应病房)
适应训练
1) 耐低氧测试评估
2) 耐低氧适应训练
3) 缺血适应训练
4) 脱低氧适应训练(下高原前)
健康体检
1) 高原特色专项体检(入高原前)
2) 高原健康高危筛查评估
3) 高原特色专项体检(结束援建)
4) 专项体检(2年)
健康管理
1) 健康宣教
2) 风险评估
3) 健康方案制定
4) 体征监测
5) 健康干预
6) 健康随访
7) 健康咨询
三、特色技术
(一)器官储备功能评价
心功能储备:
设备:心肺功能检测仪
功能:通过负荷状态下,动态血压、心电和心脏彩超检查,综合检测和分析受试者的心脏贮备能力,用于评估高原低氧损伤、心脏衰老和临床干预效果。
脑功能储备:
设备:脑电图仪/定量脑电监护仪、肌电诱发电位仪、多导睡眠监测系统、立位测试系统、无创颅压检测仪
功能:即脑血管功能储备。采用脑血流、脑氧、颅内压和脑电等复合检测技术,分析脑血流灌注异常状态下,脑血管自主舒张或收缩的调节能力,稳定颅内血流,满足正常脑功能需求。
立位测试系统是通过改变患者的体位,辅助诊断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工具和平台。特别是在晕厥领域,能有效诊断晕厥的种类,并进行危险分层,从而提高医生的诊疗效果,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进行有效治疗,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系统主要由床体、工作站、负压筒还有数据采集模块等组成,并集成了心电监护和血压监护等功能,能准确、实时记录受试者当前生理指标。通过监测临床指征,对晕厥发生的原因进行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肌电图及诱发电位仪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神经电生理仪器,可以进行肌电图(MEG)、神经传导速度(NCV)、神经重复点刺激(RNS)、体感诱发电位(SEP)、听觉诱发电位(BAEP)、事件相关电位(P300)、视觉诱发电位(VEP)等检查。
可应用于周围神经、神经元、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及可疑病变,检出亚临床病灶,对病损进行定位,目前对周围神经疾病、脊髓病、脱髓鞘病、颈椎病、糖尿病、各类神经损伤、康复治疗评价、感觉及运动功能评价等的诊察确定。
肺功能储备:
设备:肺功能检查仪、一体化运动心肺诊断车
功能:采用包括呼吸气体监测技术、智能检测和活动平板技术,对受试者的肺通气功能、肺换气功能和运动负荷下的心肺功能进行联合检测和综合评估。
脑血流评价室:
设备:血管超声仪、超声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血管超声检测床、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超声心动仪
功能:采用连续、无创、动态的血管超声技术,对头颈动脉、静脉血管的管壁结构、血流速度和搏动波形实施精确评估。用于筛查和评估脑动脉、小血管和脑静脉病变。
高原眼科检查室:
设备:华科信远程计算机推车V-M8100,TOPCON免散瞳眼底照相机
功能:针对常见的高原眼病,采用国际先进的多模态多参数眼底照相机系统获取眼底血管形态、血流、血氧、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和瞳孔动态变化等丰富的视觉信息,对视网膜功能和结构进行精确评价。
(二)器官储备功能提升
低氧适应训练:
设备:低氧系统、动态心电图仪、动态血压检测仪、Cosmed 运动检查单元、椭圆机、跑步机、登山机
功能:在重要生命体征的持续监控下,让受试者接受间断、反复的缺血或缺氧训练,辅以适当的体育运动,迅速提升机体耐受不同目标海拔高度的低氧能力,有利于受试者尽早适应高原工作和生活环境。
脱低氧训练:
设备:低氧系统、四肢联动机
功能:在重要生命参数的安全监测下,利用脱低氧训练仪,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提升机体由低氧环境突然进入正常氧环境的适应能力,减轻和避免醉氧以及由此诱发的心脑血管事件。
(三)高原耐低氧能力测试
耐低氧测试:
设备:低氧系统、静音无油空压机
功能:在连续的生命体征监控和安全阈值范围内,让受试者阶梯接受不同海拔的低氧刺激,判断受试者耐低氧的最大潜能,从而确定测试者奔赴高原的极限海拔和评估耐低氧训练的效果。
(四)睡眠质量监测与改善
高原适应舱睡眠检测:
设备:低氧系统、静音无油空压机
高原舱是模拟高原低压、低氧情境,通过检测人体在不同海拔环境下的睡眠、脑氧、血压等重要生命参数的变化趋势,模拟赴高原人员在援助地的工作生活和睡眠状态。具有低压低氧、常压低氧等多种治疗模式,用于脱习服、难治性哮喘、睡眠障碍、心脑血管病和代谢性疾病等治疗与研究,是低氧预适应研究成果验证及临床技术推广的重要设备。
四、中心研究团队
适应医学中心研究团队由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北京高原适应研究康复中心主任、低氧适应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脑共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我国脑血管病领域学科带头人吉训明教授领衔,带领一支多学科、跨单位协同的高水平临床专家和研究队伍,创建了脑卒中的缺血适应防治新技术体系,遏制卒中高发病和高复发态势,使我国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的颅内大动脉病变性卒中年复发率由26.7%降至7.9%,颅内小血管病认知功能改善70%,颅内外联合动脉狭窄介入术后栓塞并发症由39.3%降至15.9%,受益人群超过20万,研究成果写入欧美指南、美国标准和专科医师培训教材、中国指南和专家共识等,获得2014年美国卒中学会创新与进步奖(亚洲首次),入选2017年国际卒中领域十大进展,与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关于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的可用性的研究高度吻合,在 Nature、Circulation 等高水平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获国内外发明专利近50项,研发集筛查、治疗和健康指导于一体的双上肢远隔缺血适应专用设备,获国家专利授权18项、国际专利3项,获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美国 FDA和加拿大健康局批准用于临床,以吉训明教授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和吴阶平医药创新奖等。
-
序号
姓名
医生职称
工作单位
-
1
吉训明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
-
2
郭秀海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3
赵树梅
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4
俞志鹏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5
杨斌
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
阜外医院
-
6
刘利强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7
高岱佺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8
王媛
神经内科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9
陈铎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一、中心简介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数字化智慧康复中心由首都医科大学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和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共同建立,是集脑血管病预防、治疗、康复、科研为一体的智慧医学中心。中心面向数字化智慧康复科技前沿、老龄化国家战略重大需求、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身体健康,在脑血管疾病低氧适应医学、神经调控、脑机接口、数字化精准医疗和康复领域产生了一批开拓性原创成果并成功实现了临床转化。同时数字化智慧康复中心有效利用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医工结合优势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科技产业云集的优势,成为经开区医疗健康领域产、学、研、用的重要平台,在北京经开区全区域、全方位、全周期打造“健康亦庄”的规划框架下,成为科技赋能、体系完整的智慧康复科技示范基地。
二、中心优势及特色
数字化智慧康复中心以首都医科大学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宣武医院、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和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为主要依托单位,整合了首都医科大学及附属医院的基础、临床研究优势,与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附属康复医院的康复医学相结合,构建以脑血管病预防、治疗、康复、管理、科研为一体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大健康”专业体系。
目前,中心有研究型病床200张,设有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研究型病房。神经内科开展神经重症康复、低氧及缺血适应、脑小血管病、脑静脉系统病变、认知功能障碍等研究。神经外科开展脑血管病神经调控、脑机接口、昏迷促醒、自体脂肪来源血管基质成分治疗等研究。同时,中心贯彻落实国家脑卒中防治百万减残工程,推广脑卒中防治新技术,实践脑卒中减残与防复发病房,有效降低了高新区居民脑卒中发病率和致残率。
三、中心科研方向
(一)脑损伤后间歇性低氧和远隔缺血适应治疗及相关技术转化。
间歇性低氧可以显著增加脑组织中过氧化物歧化酶、腺苷、低氧诱导因子(HIF-1α)等有益的神经化学成分,减少氧自由基、钙离子、兴奋性氨基酸等有害神经化学成分,可以启动组织细胞节能、脑可塑性活动和抗缺氧相关基因的表达;间歇性低氧也可以通过DNA甲基化途径,增加神经芽生,增加神经突触活性,促进神经再生。
远隔缺血适应可以通过体液调节机制、神经传导调节机制及免疫炎症调节机制诱导内源性保护作用,促进血管新生,改善血流灌注,促进神经再生及突触重塑(突触活性、突触芽生),进而重塑神经网络。因此间歇性低氧和远隔缺血适应治疗可以降低缺血性卒中后的脑梗死体积、可以促进卒中后感觉运动功能的恢复,可以改善卒中后的认知功能障碍。中心主任吉训明教授长期致力于低氧适应医学及远隔缺血适应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并成功实现了基础科研的临床转化,有效降低了脑卒中的发病率和致残率。
(二)脑静脉系统病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及技术转化
脑循环(供应脑的血管系统)有供应血液的脑动脉系统和回流血液的静脉系统,脑的静脉系统主要包括脑静脉及其汇入的静脉窦。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可分为静脉窦和脑静脉血栓形成两种,按病变的性质可分为非炎症性和炎症性两类,炎症性又称作化脓性静脉血栓形成或血栓性静脉炎和静脉窦炎。中心在吉训明主任的带领下致力于脑静脉系统病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研发了专门用于静脉血管的支架,开创了脑静脉系统疾病诊断、鉴别诊断、疾病分期及治疗新技术的崭新时代!
(三)脑损伤再生医学治疗及相关技术转化
干细胞技术的迅猛发展给许多难治性疾病的治愈带来希望,也催生了再生医学这一新兴领域。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主要通过损伤部位的局部免疫调节、促进局部血管生成、抗凋亡和分泌外泌体等机制修复脑组织损伤;多项研究证实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改善神经系统疾病的功能预后。干细胞引领再生医学有望作为脑损伤潜在的治疗方案。
(四)脑损伤神经调控技术治疗及相关技术转化。
神经调控技术主要包括脑深部电刺激术、迷走神经刺激术、脊髓电刺激术和经颅磁刺激等。大量临床研究揭示脑卒中及脑外伤后神经功能障碍等疾病的患者受益于神经调控技术治疗。神经调控有望作为改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潜在治疗方案。
(五)神经外科脑机界面康复治疗及相关技术转化。
脑机接口作为一种多模式、多反馈的康复干预新技术,识别大脑正在进行的各种思维活动及运动意图,实现大脑与外界的交互,并可充分调动脑损伤患者的主观康复意识,通过神经反馈修复损伤区脑功能,实现患者大脑的神经重塑以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
一、中心简介
高颅压与脑静脉病变起病隐匿、误诊漏诊率高、治疗难度大,是国内外医学界广泛关注的神经疑难病。它包括原发性/继发性高颅压、静脉窦血栓形成、脑动静脉血管畸形、头颈静脉回流不良等多种病变,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生理和心理负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国家百万减残工程”和“中国老龄健康促进工程”的支持和推动下,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与首都优势神经科临床资源优势互补,建立了“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高颅压与脑静脉病变医学中心”。中心的建立标志着我国高颅压与脑静脉病变领域的研究和诊疗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高颅压与脑静脉病变医学中心集预防、治疗、康复、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于一体。下设的“高颅压与脑静脉病变诊治中心(宣武医院、北京世纪坛医院)”和“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脑静脉病变实验室”不仅为患者提供了先进的医疗服务,也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优质的科研条件。
中心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取国外先进的诊疗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提升我国脑静脉病变领域临床和基础研究的国际影响力,创新建立了重症静脉性卒中模型,并揭示了重症静脉性卒中“全血血栓(早期)-纤维化(亚急性期)-钙盐沉积(慢性期)”的病理分期演变规律(欧洲脑静脉病变学会主席Stam评价“该模型很好模拟重症静脉性卒中病理特点,填补该领域空白”)。研发了“磁共振黑血脑静脉血栓成像”技术,实现了静脉性卒中不同病理分期的精准鉴别。研发了静脉专用碎取栓器械,解决了国际上无专用器械、手术时间长和费用高的世界性难题(获国家专利12项,医疗器械注册证1项)。在此基础之上,创建了重症静脉性卒中“早期溶栓、亚急性期溶栓+取栓、慢性期降纤+抗凝”的多模式救治新策略,极大的提高了重症脑静脉血栓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也使重症静脉性卒中总体病死率由30%降至12%。该诊疗策略被写入美国神经科培训教材、脑血管病专科医师指导教材、欧洲和美国指南,惠及国内国际重症静脉性卒中患者。
作为“中国卒中学会脑静脉病变分会”和“北京神经科学学会高颅压与脑静脉病变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在吉训明院士的带领下,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高颅压与脑静脉病变医学中心承担着引领行业发展、制定诊疗标准和推动学术交流的重要职责。通过多学科协作,中心整合首都优势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影像、神经眼科、神经介入、神经重症及神经分子病理等多学科专家力量和技术资源,努力为患者提供全面、个体化、最优化的诊疗方案。
二、愿景目标
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中心整合多学科临床诊疗资源,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最专业、最全面的医疗服务,包括诊断、治疗、康复等全方位服务,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推动基础研究与转化:
中心积极开展高颅压和脑静脉病变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开展了从实验室到临床(bench to bedside),再从临床到实验室(bedside to bench)的系列研究,以期发现新的疾病机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医疗器械,为高颅压和脑静脉病变患者提供最先进的诊疗选择。
培养高水平临床与基础研究人才:
中心致力于培养一流的医学人才,包括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介入医疗人员、基础研究人员、临床研究专业人员等高水平专业人才,积极提示国内外高颅压和脑静脉病变同质化诊疗与研究水平。
提升公众健康意识:
中心将通过多种方式,包括公开讲座、健康教育等,提高公众对高颅压和脑静脉病变的认识,增强民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引领国际科创前沿:
中心将积极与全球的医疗机构、研究机构共享资源,共同推进高颅压和脑静脉病变的研究和治疗进展。
三、特色诊疗
中心多学科诊疗团队聚焦于原发性/继发性高颅压、急慢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静脉窦狭窄、颈静脉狭窄、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静脉窦狭窄相关的耳鸣/脑鸣、顽固性头痛、难治性失眠、视乳头水肿、高颅压视力损害、脑雾症等疾病的诊断和多学科治疗,为广大患者提供最优化的诊疗服务。
四、专家团队
-
序号
姓名
专业方向
职称
-
1
吉训明
神经外科
院士
-
2
孟 ?然
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
3
张旭乡
神经眼科
主任医师
-
4
段建刚
神经急诊科
主任医师
-
5
胡志强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
-
6
莫大鹏
神经外科
主任医师
-
7
李 深
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
8
董 健
神经影像科
主任医师
-
9
尹志臣
医学工程
研究员
-
10
陈 健
神经外科
副任医师
-
11
吴 艳
神经内科
副任医师
-
12
吴川杰
神经内科
副任医师
-
13
李传辉
神经外科
副研究员
-
14
李 ?明
医学工程
副研究员
-
15
周 ?陈
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
-
16
李 ?旻
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
五、临床研究项目
“脑静脉取栓装置用于治疗脑静脉血栓形成的单组目标值、多中心临床试验 ”
项目介绍:
目前以机械取栓为代表的血管内治疗对于大血管闭塞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已经成为了标准的治疗方法。对于经过充分抗凝治疗病情仍难以控制的重症CVT患者,目前国际上有越来越多的临床病例报告显示可以尝试应用机械取栓、局部药物溶栓、球囊扩张等血管内治疗方法进行快速的清除血栓,改善血流,从而挽救危重症患者生命,改善重症患者预后。然而,因为缺少符合静脉血栓病理特性以及脑静脉窦解剖形态的取栓装置,截至目前的RCT研究都没有取得阳性结果。吉训明教授团队针对脑静脉血栓病理特征以及静脉窦解剖特点,开发了一款静脉窦血栓碎取装置(临械审[2022]004号),并已通过前期的大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证明了这款装置的安全性和高效的血栓碎取能力。作为本临床试验的主要研究者,吉训明教授指出该装置作为脑静脉窦血栓血管内取栓的专用器械,针对脑静脉窦血栓特点如大负荷量、多时期血栓;解剖结构复杂:血管迂曲、引流模式多样等问题进行特殊设计,可顺利通过脑静脉窦系统,并在血管内进行机械往复操作,更可通过直径可调对血栓进行轴向和径向的切割破碎,并将破碎血栓抽吸出体外,从而达到良好的再通。相较于传统取栓治疗,无论从器械操作的便捷性,取栓效果及安全性等方面均具有极大的优势。在血管再通方面可以短时间清除大量脑静脉窦血栓,恢复正向血流,加快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预后的良好率,降低残疾率和死亡率。手术操作简单高效,可以大大缩短再通时间,减少辐射暴露危害及并发症。
本研究在无同期对照的情况下,使用脑静脉取栓装置对静脉窦血栓进行再通治疗,并对主要终点结果同目标值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该装置对重症静脉窦血栓患者的有效性,以及该静脉窦血栓碎取装置的安全性。
项目分中心及PI:
-
研究者
所在中心
职称
职务
- 吉训明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副校长、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院长、卒中中心主任
- 史怀璋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教授
神经外科主任
- 滕伟禹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教授
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
- 郭建雄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
教授
神经内科主任
- 买买提力·艾沙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教授
神经外科二病区主任
- 莫大鹏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教授
脑血管病中心
- 张金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教授
中国卒中协会脑静脉病变分会委员
- 李天晓
河南省人民医院
教授
副院长介入科主任
- 胡波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教授
神经内科主任
- 曹文锋
江西省人民医院
教授
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区主任
项目联系人:
吴 艳 186 0103 1604
陈冬冬 186 0199 5175
六、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玉林西路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邮编:100069电话:010-83911991
邮箱:bibd@ccmu.edu.cn
一、委员会简介
首都医科大学脑重大疾病研究中心(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简称“脑院”)于2021年筹建成立临床医学伦理委员会,已正式开始受理伦理审查申请。
脑院作为首都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和全国协同创新中心,具有全国包括首都医科大学及附属医院等神经科学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资源优势。为了促进脑重大疾病开展科学研究、成果孵化和人才培养,加快审评审批速度,优化开展研究的流程,脑院成立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审查依托脑院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开展的涉及人的各类生物医学研究项目。
脑院临床研究人员包括有兼任(编制在脑院以外的首都医科大学及附属医院)和兼职(编制在首都医科大学及附属医院以外)教授。研究项目通过伦理审查后,会在兼任/兼职教授编制所在医疗机构开展。伦理委员会委员组成将邀请附属医院与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医疗机构的医药专业人员参加,对附属及合作医疗机构开展项目的伦理审查,对开展研究科室的设备、设施、工作基础及技术条件是否合格进行把控。
伦理委员会将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规定组建,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查。
伦理委员会主委由吉训明院士担任。
二、文件下载
临床试验初次伦理审查申请
送审文件清单